人形机器人火了,距离我们还有多远?
- +1 你赞过了
2021年8月,在特斯拉AI Day活动上,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(Tesla Bot)计划,代号“擎天柱”(Optimus)。时隔一年,“擎天柱”原型机正式亮相,并展示了搬运箱子、植物浇水、移动金属棒等操作。马斯克预计未来产量可达到数百万台,目标价格或将低于2万美元。
随着“擎天柱”的推出,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,这是否就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开启呢?
人形机器人发展回顾
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。
实际上,人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探索由来已久。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5世纪末,大约在1495年,意大利科学家达·芬奇在手稿中绘制了一幅人形机器人的草图,这款机器人被设计成骑士模样,但因受到了科技水平的限制,其肢体活动只能依靠风能和水力驱动。
直到1973年,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出真人大小的机器人WAROT-1,配置了机械手脚、人工视觉及听觉装置,可以通过触觉传感器用手抓取和搬运物体,并进行简单的日语对话。但WAROT-1行动能力非常弱,行走一步需要45秒。
进入21世纪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等技术发展,人形机器人有了质的飞跃。例如2013年,由日本东京大学、电通集团及丰田公司共同研发的机器人Kirobo,具有面部识别功能,并可与宇航员进行对话;2016年,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正式亮相,能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,此后经过数年的更新迭代,Atlas已经能够完成各类高难度跑酷运动。2020年,美国创业公司Agility Robotics宣布其双足机器人Digit,能够在无人干涉的环境下搬运货物,能应用在物流、仓储、工业等场景。2021年,日本丰田推出的Busboy,可执行85%的复杂人类级任务……
蓝海市场蓄势待发?
那么,为什么要发展人形机器人?
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中与人类最相似的,可以采用双腿行走方式,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,以及通过简单的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。
例如,人形机器人可以上下台阶、在行走过程中跨越障碍物、弯腰搬起货物、做出与人类相似的舞蹈动作等,这些都是其他机器人很难完成的。可以说,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具体来看:
1、保障人类安全:安全是人形机器人最明显的优势。它们可以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场所和恶劣的工作条件,替代人类工作,最大限度地保持安全。
2、纾解老龄化困局: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,根据联合国关于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,60岁及以上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21亿。人形机器人可以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,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部分危机。
3、提升购物体验:各种商店、行政部门、酒店都使用人形机器人提供难忘的购物体验。它们帮助客户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,让访问者知道他们的尺寸是否可用,收集客户反馈等等。因此,人形机器人可以为员工和客户节省宝贵的时间。
4、高度灵活和移动:人形机器人的机动性很强,它们的腿可以帮助它们轻松地向不同方向移动。因此,人形机器人可以执行多个任务。
如上所述,这些机器人被设计成模仿人类行为。因此,一些机器人是重工业任务的理想选择,如深海勘探、太空和采矿。另外,还可以用它们来操作车辆和设备等。可以说,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帮手。
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,但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并非易事。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高技术、综合性工程,涉及材料、传感器、控制技术、算法、运动生理学、人体工程学等学科,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;另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,缺乏实用性。
因此,在保证性能的同时,注重实用性和行业结合,实现量产、降低成本,将成为支撑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。
写在最后:
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测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达63.5%。另据Stratistics Market Research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在2021年已达15.1亿美元,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64.3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为50.5%
当前,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,市场增量潜力巨大。相信随着更多新玩家涌入以及技术不断成熟,人形机器人终将走进千家万户。
最新资讯
热门视频
新品评测